我的人生2024

强化第二曲线,品味人生

Posted by Shubei on August 12, 2024

有段时间没有写文字,记录所想所感了,总结人生是个与自己对话,抚慰自己心灵很好的方式。昨天看到一段话,”不管你多大年纪,回忆自己的人生,能回忆个5分钟以上,就已经是很精彩的了。”这也说明,我们的人生其实很短暂,很多你重视的东西,过几年也会变得轻起来。

2019年,王兴分享过一段话“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,但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”;2022年,任正非说“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,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”。今年是2024年,从当前的形势看,大佬不愧是大佬,判断的就是准确。

宏观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?这几年,整个中产阶级资产缩水,最直接的就是房价下跌、股市下跌、公司利润下降、存款利率下跌、货币贬值、薪水停止增长甚至下降,很难有人独善其身。当然我也不例外,我的房价已跌破买入价啦。关键是这个趋势,还将持续一段时间,具体到什么时候,目前还判断不了。

回忆今年工作,上半年在部门的收入贡献上做的不错,在部门PMO方面还需做出一些更漂亮的成绩,不要淹没在具体事务中,要输出体系;关于第二曲线,做了一些尝试,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,态度上需要重视,稳扎稳打,眼光长远,抓主要矛盾,避免虎头蛇尾。

关于阅读方法,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书不是每本都要从头读到尾的,大部分书都不值得这样做。作者写书大多是围绕着几个中心思想去扩充,论述,所以,能快速get到作者的意图才是王道。那些一年能读100本书的人,就是使用快速定位法,定位到作者的中心思想,定位到自己需要的内容,舍弃其他没兴趣、低价值的内容。

关于阅读与思考的关系,如果你读的书多了,会发现多读一本少读一本,对你的影响没那么大,而深入思考,才是在你心底打下烙印的关键动作。这时候一定会思考这个问题 “读书和思考,哪个更重要”。其实这个问题,孔子早就思考过,结论就是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。我想,思考程序的启动是需要基于具体事件来诱发的,你很难平白无故的自发启动思考。而读书,则可以提供各种具体事件,引发思考。所以,我们要把握读书与思考的关系,用读书来引发思考。我喜欢读纸质书,读书的时候手中拿只笔,很多工作生活中的问题,都是在书上直接写写画画的时候想出解决办法的。后面还要进一步加大这块投入,读书引发深入思考,把思考的结果写到书上,这样的方式最好。

关于音乐,以前我没有听音乐的习惯,最近工作中会听一些钢琴曲,虽然还是听不懂,但感觉很舒服,钢琴曲像一个安静的朋友,给你一种陪伴感,它也不会打扰你的思维,大脑好像有另外一个进程来体验、享受这种娓娓道来的感觉。

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体会到熙熙攘攘皆为利往。一个组织,从亲朋、企业到国家,组织越大越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。到企业层面就直接定义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,国家之间就更不用说(特朗普直接说“Ameracan First”,大家都为他鼓掌)。看透这一切社会运转规则之后,才发现能打破这一切的感情,是多么弥足可贵,又是多么不堪一击。所以人在这个社会上,要从他处获取什么,你就要拿东西去交换,这才符合社会法则。

最近表达欲有点高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龄增长的原因,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感悟,想要分享、交流。怪不得老年人喜欢教书,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吧。